文/《清华金融评论》资深编辑秦婷
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月8日起实施乙类乙管,取消入境后全员集中隔离,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游,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随着防疫措施优化、存量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以及今年的低基数效应,明年我国经济有望总体回升。预计消费会引领明年尤其是明年下半年中国经济的复苏,提振信心,全面促进消费至关重要。对于2023年资本市场走势,后续仍须关注政策效果以及欧洲经济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
今年11月以来,国内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了“进一步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在隔离转运、核酸检测、人员流动、医疗服务、疫苗接种、服务保障企业和校园等疫情防控、滞留人员疏解等方面采取更为精准的举措。
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了“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措施涉及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风险区域的划定、外防输入、整治层层加码、医疗救治、疫苗接种和药物储备等。
12月7日,“新十条”发布,在“二十条”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干扰。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提出十条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的措施,包括: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优化调整隔离方式;落实高风险地区“快封快解”等。
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月8日起实施乙类乙管,取消入境后全员集中隔离,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游。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全面促进消费是扩大内需战略的重中之重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对于未来经济发展及对投资市场的影响引发了广泛讨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进一步回稳向好、实现明年好的开局。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防疫措施优化、存量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以及今年的低基数效应,明年我国经济有望总体回升,且世界经济增速明显下滑,我国有望形成一个独立的向上运行轨迹。然而,去年初我国也曾出现经济探底之后的强劲反弹,但下半年下行压力重新显现。如今面对重来一次的机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在明年实现更多补偿式增长。
2022年12月14日,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认为,扩大内需短期紧迫,中长期更势在必行。扩大内需战略是综合性系统性的部署,并非仅依靠宏观政策扩张拉动内需。全面促进消费是扩大内需战略的重中之重。拓展投资空间,重在制造和新老基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包括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供给质量效率、深化改革、共同富裕、安全发展。
不难发现,消费的复苏对提振经济的作用至关重要。华西证券副所长、首席策略师李立峰分析认为,参考周边地区防疫政策调整后消费走势,若政策放松后出现新增病例大幅反弹,居民消费复苏节奏将受到扰动。在疫情可控的前提下,若叠加消费券发放等刺激政策,居民消费意愿将大幅反弹。
银保监会12月23日发布消息称,银保监会将督促银行机构合理增加消费信贷,鼓励保险机构为各类消费场景提供个性化保险保障产品。继续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创新符合不同消费群体特点的金融产品,激发重点消费领域活力。继续发挥金融资金在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方面的重要支持作用,做好养老、教育、医疗、文化、体育、餐饮、住宿、旅游等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服务。
摩根士丹利预计,消费会引领明年尤其是明年下半年中国经济的复苏,随着疫情防控的放开,经历了短期的阵痛之后,到明年的二季度开始,中国的出行、生活基本上恢复常态,所以全年GDP增长恢复到5%,远好于2022年的3%。
多举措提振股市 后续需要观察政策效果及欧美经济走势
2022年即将收官,回顾今年,A股市场整体表现较弱,全年行情一波三折,板块上结构分化明显。近日,多部门通过引导长期资金入市以及减免费用等多个举措提振股市信心。
银保监会表示,将引导保险资金发挥长期优势,为实体经济提供差异化融资服务。稳步增加长期政府债券投资,加大对高等级公司信用类债券的研究与投资。鼓励保险资管公司发挥另类投资专业特长,创设长期限优质资产。支持保险资金随着行业发展和专业能力提升,持续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完善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措施,鼓励偿付能力充足、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较强的保险公司加大股票等二级市场权益类资产投资。积极创造条件,探索保险资金长期稳定投资股票模式,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作用,加大优质上市公司股票投资。
12月23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关于暂免收取部分2023年度费用的通知》《关于减免2023年度相关费用的通知》。据沪深交易所预计,降费金额合计超过8亿元。
对于2023年资本市场的展望,南方基金首席投资官(权益)兼权益投资部总经理茅炜认为,由于当前市场整体大概率处于估值底、经济基本面底、市场情绪底,因此对2023年全年市场持战略性看好的态度。战术方面,经济和市场信心的修复需要有个过程,加上海外欧美经济可能出现衰退,因此市场未必出现流畅的趋势上涨,震荡走高的概率更高。全年的主要矛盾是国内经济修复的力度,当前需要关注政策的力度和落实情况。此外,欧美经济衰退幅度、美联储货币政策何时出现变化也是影响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节奏方面,关注两个节点。第一个是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关注国内经济活动的修复力度。第二个节点预计是3季度,关注欧美经济衰退的幅度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应对。
大华信安执行董事长齐靠民则认为,受疫情再度蔓延的影响,11月多项宏观数据的表现并不理想,社零、进出口等均低于市场的预期,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的基本面仍较弱,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其中消费、制造业投资等终端需求再度受到压制,另一方面,海外景气度也带动出口下滑。考虑到今年我国出口已进入下行周期,同时2023年海外的经济衰退压力显现,因此2023年国内宏观经济实现“稳增长”将要更加依靠三驾马车中的消费和投资。
“对此,我们认为2023年A股市场的演绎或将取决于国内经济(即GDP失速得问题)将如何破局,同时消费端和投资端将如何发力。此外,未来市场的博弈方向也将从政策的预期逐渐转向政策的效果。“齐靠民表示,在市场不断演绎的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因素或节点需要关注:第一、更具体的刺激政策(如消费、投资等)出台的时间节点;第二、受益于相关政策的行业及企业盈利恢复的时间节点;第三、目前仍是存量博弈的市场,后续需要观察增量资金(例如养老金)何时入场;第四、尽管美联储的加息减速,但还需关注明年美国的通胀数据拐点以及经济是否有硬着陆的迹象。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蛋壳公寓上市后的营收)蛋壳公寓的市值
- (玩转股票的口诀35句,背起来,终身受用!)股票入门基础知识及图解
- (股票分红是按哪天持股来算)股票分红是按哪天算的
- (目前连涨天数最多的股票)连续涨幅最多的股票
- (六大低位极具涨停潜力的10元黑马股,建议关注收藏)低位涨停无量
- 分析关于'刚刚!鸿蒙概念股“20cm”涨停,华为午后将重磅发布!港股互联网大涨,美团暴拉15%……啥情况'的词条
- (久其软件今日涨停股)久其软件股票异动涨停
- (马钢对钢铁股的影响)马钢股份的股票